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彭琰 文/图
特区带老区,老区支持特区。
【资料图】
广东省政府与江西省政府今年2月联合印发《深圳市与赣州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2023-2027年)》,提出两市要在共同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合作共建产业发展平台、深化科技创新合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等7方面重点加强合作,同时细化了共同培育旅游市场、推进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等23条举措。
6月12日至16日,深圳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深圳主流媒体赴赣州开展“特区老区对口合作共谋发展”采访调研活动,走访龙南、于都、瑞金、寻乌、南康等县、市(区),深入工厂码头、车间田间、工业展厅、农家小院,了解工业园建设、产业协作、旅游资源开放等情况,报道深赣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新面貌新故事。
旅游市场优势互补
采访团坐赣深高铁首站抵达赣州南部的龙南市,火车耗时102分钟。赣深高铁2021年建成通车,赣州在出行距离上融入了粤港澳大湾区两小时生活圈,为两地人民密切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特别是释放了赣州旅游红利。
赣州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作为“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红都圣地”,旅游资源丰富,近年开发成果显著。采访团来到龙南市临塘乡东坑村的虔心小镇,这种家庭休闲旅游度假基地模式一大特色,是依托林地资源,发展有机茶、放养鸡等产业项目,以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为纽带,解决了当地就业问题,又为小镇文旅提供了产业支撑。
“一年接待游客超过45万人次,有六成游客来自大湾区,周五来周日走。”虔心小镇副总裁胡云告诉记者,湾区游客特别喜欢现场用木头烤出来的鸡,不光现场吃,回去后还通过“虔心小镇”的微信公众号购买鲜鸡,散养鸡198元一只,一年卖掉50万只。
龙南关西新围的村貌
采访团一路走一路感受赣州的绿水青山、人文风情、历史底蕴。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在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在寻乌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采访团遇到了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团体,他们有研学的中小学生,有开展团建党建活动的代表团,也有旅行的长者团。在采访团离开寻乌时,还酒店遇到了“走进红色询问 探寻东江之源——湾区百万人有寻乌系列活动”开始报到。
采访团一路留意当地旅游资源对接大湾区的情况。据赣州市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当地旅游部门邀请深圳旅游协会过去“把脉开方”,就如何开放一日游、两日游、深度游等产品进行了商讨。赣州各类资源丰富,深圳消费群体巨大,两地旅游业前景好。
产业协同互惠互利
家具、服装、电子信息产业是赣州闪亮的名片,赣州国际陆港建设让老区如虎添翼,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在这里飞速成长。
采访团参观了南康家居小镇。据了解,南康区家具产业总产值超过2500亿元,当前在招商目标上突出招大引强,引进格力电器、美克家居、大自然家居、左右家私、圣蒂斯堡等30多家头部企业,培育并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链主企业,正朝着5000亿元产值目标冲刺。
参观南康家居小镇的博物馆
在于都,采访团一路看到大大小小的服装厂,还有为产业配套的人才住房。于都总人口112万,劳动力近70万,其中从事纺织服装行业的劳动力超30万。
采访团在参观采访中不时发现深圳企业的身影。
江西志浩电子科技公司位于龙南市的赣州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城,公司为华为、中兴、TCL、三星、酷派等公司的指定电路板配套供应商。这一项目为项目由总部位于宝安西乡的深圳五珠科技股份公司投资兴办。左右家居位于南康区的龙华数字软体家具产业园,由深圳市知名企业、左右家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其落户带来的品牌集聚效应吸引了珠三角地区10余家软体及配套企业进驻南康。助力南康家具产业集群实现“木材买全球,家具卖全球”的赣州国际陆港,由盐田港集团主导运营,在全国首创“跨省、跨关区、跨陆海港”通关新模式,将盐田港的闸口延伸至赣州国际陆港,“这种通关模式相较之前大概节约了40%的时间,降低了30%的运输成本。
“赣州就是深圳产业发展的飞地。”有赣州新闻界同行说,研发及总部在深圳、制造产线在赣州是不少企业的选择,赣州已经成为深圳企业家的后花园。
农副产品对接共赢
老区的“菜园子”成为湾区的“菜篮子”,这是赣深两地农产品产销对接的生动写照。
于都县富有天然富硒土壤资源,当地开发培育了各种各样的富硒农产品。采访团看到一款富硒的绿壳鸡蛋,一箱50枚售价258元,算下来5元一个,高附加值让“富硒”资源变为“富民”产业了。中巴车行驶在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道路上,只见两边都是大棚。以种植丝瓜为主的330大棚,年产丝瓜约130吨,产值达50万元。在此经营的深圳茂雄集团,每天采摘6吨富硒蔬菜运往粤港澳大湾区,销路不愁。
寻乌幸福小镇的蔬菜园采用数字化管理
寻乌县幸福小镇是中宣部协调深圳市支援合作的重点项目,规划面积2700亩,投资4.7亿元,是以蔬菜产业为主导的互联网“双创”小镇。深圳市积极协调合拍鲜生、宜源华膳食等湾区企业入驻,带来了现代的经营理念、先进的运营模式、科学的管理制度等,保障入驻企业高效运营,通过“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餐对接”等方式将农产品直供大湾区,打造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走进智慧蔬菜产业园,项目负责人曾令熊介绍,目前共种植了20多种蔬果,60%是运往大湾区的,当天采摘当天送到。
“圳品”作为深圳基于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建立供深食品标准体系而打造的食品领域“城市品牌”。“圳品”标准的打造,助力当地农产品品牌提升。寻乌县果维电子商务公司总经理张东华告诉采访团,有了“圳品”的评定,当地脐橙卖得更好了。
审读:孙世建
关键词: